【简介】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共8篇),希望大家喜欢!在此,感谢网友“琥珀0013”投稿本文!
篇1: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
222
的绝对值是,的相反数是的倒数是.555
2、某水库的水位下降1米,记作-1米,那么+1.2米表示.3、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5与4.5两点的距离是.
(b4)=0,则(ab)4、已知|a-3|+
2
=.
5、已知p是数轴上的一点4,把p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再向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p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
6、最大的负整数与最小的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_。7、1
2003
+1
=。
8、若x、y是两个负数,且x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你的选择答案填在下表中.)
1A0B-1C1D0或1
2、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A8B7C6D5
100101
3、计算:(-2)+(-2)的是()
100100
A2B-1C-2D-24、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
A负B非正数
C非负数
D正数
5、已知数轴上表示-2和-101的两个点分别为A,B,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A99B100C102D103
6、1的相反数是()3
A-3B3C11D33
7、若x>0,y
A负数B正数C0D无法确定符号
8、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则这个数可以是()
A3B3C3或3D
9、4等于()313
A12B12C64D64
10、a16,则a是()
A4或4B4C4D8或8
篇2: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2 B.-1 C.1 D.0
2.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101和+3,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是( )
A.104B.98C.-104D.-98
3.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是( )
A.1B.0C.-1D.-3
4.a,b是有理数,若已知|a+b|=-(a+b),|a-b|=a-b,那么下图中正确的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小的数的绝对值是0B.-2比-2.5小0.5
C.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D.如果x+y=0,那么|x|=|y|
6.某市为了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走进低碳生活”的号召,到目前为止共有60000户家庭建立了“低碳节能减排家庭档案”,则6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60×104B.6×105C.6×104D.0.6×106
7.从数-6,1,-3,5,-2中任取三个数相乘,则其积最小的是( )
A.-60B.-36C.-90D.-30
8.已知a
A.a>ab>ab2B.ab2>ab>aC.ab>ab2>aD.ab>a>ab2
9.若n是自然数,且有理数a,b满足a+1b=0,则必有( )
A.an+(1b)2n=0B.a2n+(1b)2n+1=0
C.a2n+(1b)2n-1=0D.a2n+1+(1b)2n+1=0
10.已知|a|=5,|b|=2,|a-b|=b-a,则a+b的值是( )
A.-7B.-3C.-7或-3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1.5的倒数与2的相反数的和是________.
12.数学考试成绩以80分为标准,老师将5位同学的成绩简单记作(单位:分):+15,-4,+11,-7,0,则这五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________.
13.某地气象局的统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降低大约6℃.现地面气温是25℃,则8000米高空的气温约是________.
14.将一张厚度为0.12毫米的白纸对折35次后,其厚度为________毫米(只列算式).
15.若a
16.若|12a-4|+(b-1)2=0,则a=________,b=________.
17.把3,-5,7,-13四个数利用“24点”游戏规则,可写成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若(a-1)2与|b+1|的值互为相反数,则a+b=________.
19.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a+b+1,则(-3)*4=________.
20.探索规律:31=3,个位数字是3;32=9,个位数字是9;33=27,个位数字是7;34=81,个位数字是1;35=243,个位数字是3;36=729,个位数字是9;……,那么37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320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0分)
21.(12分)计算:
(1)-|-5|+(-3)3÷(-22);(2)-36×(14-19-112);
(3)8+(-14)-5-(-0.25);(4)27÷[(-2)2+(-4)-(-1)];
(5)(-312)2+612×(-2)4÷[(-2)3-(-2)2]-1÷(-43);(6)(-24)×(18-13+14)+(-2)3.
22.(10分)某次考试六名同学成绩与平均分的差值为5,-112,-4,312,-5,0,请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各数的点,并用“
23.(10分)某地气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下降大约6℃,现在10000米高空的气温是-23℃,试求此时地面的气温.
24.(10分)一小商店一周的'盈亏情况如下表所示(亏为负):
星期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盈亏情况/元128.3-25.6-1527-736.598
(1)计算出小商店一周的盈亏情况;
(2)指出赢利最少的一天比最多的一天少多少.
25.(12分)一点A从数轴上表示+2的A点开始连续移动,第一次先向左移动1个单位,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第二次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第三次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求:
(1)写出第一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写出第二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3)写出第五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4)写出第n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6.(12分)为了有效控制酒后驾车,吉安市城管的汽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公路上巡逻,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从出发点开始所走的路程为:(单位:千米)
+2,-3,+2,+1,-2,-1,-2.
篇3: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点是角的( ),两条射线是角的()。
2、通过一点可以作( )条直线,两点之间可以作条线段,从一点出发可以作()条射线。
3、角的大小与()有关。
4、我们学过的角有()、()、()、()和()。
5、3点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6、钟面上()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7、一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8、已知∠1+∠2=125°,∠2=35°,那么∠1=()。
9、∠1与46°的和是一个直角,∠1=()度。
10、如果∠1是∠2的'3倍,∠1=96°,那么∠2=()。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是射线。
A、米尺B、手电筒的光C、D、竹棍
2、小强画了一条()长5厘米。
A、直线B、射线C、线段D、角
3、把直角、钝角、平角、锐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的是()。
A、直角、锐角、平角、钝角
B、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钝角、平角、直角、锐角
D、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4、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
A、15° B、20° C、135°D、150°
(第二题第5题)5、右图中有()个角。
A、5 B、6 C、10D、15
篇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1.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2.“执政为民”这种思想,早在几千年前的奴隶制国家里就有所体现,夏、商、周时期,要求大臣勤于政事,“有功于民”的国君是()
A.禹B.启C.汤D.盘庚
3.第十届全运会于10月在山东省举行,“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4.下列四件青铜器均是商周时期典型作品,其中代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毛公鼎
5.有一个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该国是()
A.齐国B.秦国C.楚国D.晋国
6.从夏商两朝的兴亡史中,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一国的国君应该()
A.增强国力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重视军事
7.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8.右下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C.青铜树D.四羊方尊
9.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
10.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11.张华同学在编排历史短剧《商鞍舌战守旧群臣》时,为商鞅设计了下列言论,你认为哪项不恰当()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徭役
C.保留没有军功旧贵族的特权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2.右下图是我国历史上被称为真正的文字——甲骨文,“文字的出现是人类
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13.右图中的耕作方式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
A.商B.周C.春秋 D.战国
14.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李冰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大运河
15.以下图片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对学生述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6.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华美食街上,挂着“中国味,世界享”特色招牌的五芳斋店铺里的粽子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
A.文天祥B.司马迁C.孔子D.屈原
17.近年来,沙尘暴造成了一系列危害,损失惊人。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其实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一位思想家提出了朴素的生态环境观,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
18.电影《墨攻》中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由刘德华饰演的墨家代表帮助梁王守城的故事,其中他多次提出墨家的思想是()
A.“春秋无义战”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D.“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19.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
20.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主要社会现实是()
A.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周天子提倡思想自由
C.当时的知识分子喜欢议论时政,组成社团学派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篇5: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6分)
险jùn( ) 凹者为hè( ) 积zǎn( )
概lǜ( ) 谆谆( )教导 茅塞( )顿开
2、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 )(2分)
A、骚人(诗人、文人) 明察秋毫(眼力) 心旷神怡(愉快) 红紫芳菲(花草的芳香)
B、项为之强(僵硬) 莫名其妙(说出) 不屈不挠(弯曲,比喻屈服) 群星荟萃(聚集)
C、小心翼翼(严肃谨慎) 道听途说(道理) 不胜凉意(胜利) 出谋划策(计谋)
D、素帐(白色的)区区小事(小,微不足道)小立片刻(短暂、暂时)茫然若失(失意的样子)
3、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
B、眼看87级别新生穿着军训的绿军衣满校走,我才恍悟到自己已是三年级的“老生”了。
C、那主席火了,粗鲁地从头到脚大量了贾里一番,说,“我正忙着呢!”
D、初一算是结束了,不论它是好是差是不好不差,贾里都得对那一年道一声:拜拜!
4、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是( )(2分)
A、这个人连校长都不认识。
B、两个学校的全体学生举行了联欢会。
C、王磊走了半个小时了。
D、校门口一边站着一个同学。
5、默写。(7分)
①夏蚊成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十三岁的际遇》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③《伟人细胞》节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秦文君是______(时期)女作家。
④我们是新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啊,搀起手来,少年歌在口,同行入灿
烂的前程。
⑤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又是多么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遵照例句格式和写法,仿写句子。(4分)
如果你是一朵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如果你是________,就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如果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当你走在大街上,忽然身边一个衣衫破旧50上下年纪的乞丐向你伸手乞讨时,你如何应对?(不多于40字)(4分)
二、阅读与理解(32分)
(一)(10分)
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有时,我特别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些伏案读书者专注入迷的神情;也愿意一边走向第三教学楼,①一边听身旁经过的人高声争论着什么问题——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更愿意站在广告栏前,细细地读那一张张五颜六色的海报,为的是永不厌倦地感受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写到这里,不由吐了吐舌头,因为北大老师们的肖像,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这个怪癖,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我喜欢由这些亲切的手牵引着走上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幽曲径,我喜欢师生之间那种平易而自然的关系。严谨治学,诚恳做人,②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真正含义。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如果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十三岁的际遇》)
8、解释文中的词语:(2分)
①敏感 ( )
②一视同仁( )
9、“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一句在结构上起到__________的作用。(2分)
10、与划线句①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
B、汤姆说现在兴许是星期天了——说不定已是星期一了。
C、她知道汤姆口袋里还有一整根儿蜡烛和三四个蜡烛头——然而他还得节省。
D、晓君对着已经逐渐走远的好朋友国军喊到:“明天再见——不见不散啊——”
11、联系上下文,请说说划线句②中“我”体会到“老师的真正含义”是什么?(2分)
12、为什么说“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请说说自己的理解。(2分)
(二)(10分)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读书。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 A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 B )的人是一本抒情诗,( C )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 D )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做人如写书。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给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地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地背诵,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人是一本书》)
13、找出贯串全文的一个比喻句。(1分)
14、找出这篇文章中能概括地表达全文要点的句子。(1分)
15、将下面四个短语分别归位于文中括号处,其先后顺序应是( )(2分)
A、思维缜密 B、洒脱飘逸 C、多愁善感 D、乐观风趣
16、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写在下面。(2分)
17、本文最后一段话给我们的暗示是什么?(2分)
18、以“人生”为话题,写一个短小精美有内涵的句子。(2分)
(三)(12分)
生命,需要一个支点,因为生命很脆弱。生命一经有了支点,就会强劲起来,就会挺拔和旺盛起来。这支点不是别的,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同情,是对生活的世界的爱,是对未来永不失落的希望。支点回报生命的不仅仅是一种依托,一种凭借,一种支撑。支点回报生命的,是永远的信心,永远的充实,永远的力量。生命只有找到这样的支点,才不会堕落。生命也只有在这样的支点上才能造就辉煌。所以伽俐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19、“生命的支点”指的是什么?(3分)
20、生命为什么需要支点?(2分)
21、支点回报生命的是什么?(2分)
22、文中加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23、作者引用伽俐略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并谈谈你对生命意义的理解?(3分)
三、文言文阅读(11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①祠者:管祭祀工作的人;②舍人:手下办事人员;③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24、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作青云白鹤观( )
②徐喷以烟 ( )
③引酒且饮之 ( )
④终亡其酒 ( )
25、请说说下列句中的“之”字指代的内容。(3分)
①项为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数人饮之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子安能为之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乙)文这则小故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甲)文中的“余”能把蚊子想象成“群鹤”,并且获得“物外之趣”;而(乙)文中的“先成者”却在画好蛇后“吾能为之足”,两者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对生活中的
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四、作文(30分)
28.根据下面提供的话题,任选一题。题目自定,500字左右。
①成长
②我有过的第一次
篇6: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参考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参考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
猜猜每个里藏的数是几,填一填。
(1)
4
答案提示:
(1)
42
+37
79
(2)
151515
+14+24+34
293949
151515
+44+54+64
596979
1515
+74+84
8999
解题思路:
(1)从个位入手,+7=9,2+7=9;十位上4+()=7,4+3=7。
(2)从个位入手,5+()=9,5+4=9;十位上1+()=(),1+1=2(答案不唯一)。
补充习题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位加
猜猜每个里藏的数是几,填一填。
(1)
5
+3
77
(2)
5
+3
72
答案提示:
(1)
45
+32
77
(2)
35
+37
72
解题思路:
(1)从个位入手,5+()=7,5+2=7;十位上()+3=7,4+3=7。
(2)从个位入手,5+()=12,5+7=1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3+1=7,3+3+1=7。
补充习题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退位减
晶晶和妈妈去超市。花了67元买食品后,还剩33元,最后又买了23元的学习用具。现在还剩多少元?
答案提示:
33-23=10(元)
解题思路:
解答时,要注意此题有多余条件。
篇7:初一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初一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分享
一、耐心填一填:(第1~11题每小题3分,第12题5分,共38分)
1.的绝对值是,相反数是,倒数是.
2.某水库的水位下降1米,记作-1米,那么+1.2米表示 .
3.有理数1.7,-17,0,,-0.001,-,和-1中,负数有 个,其中负整数有 个,负分数有 个.
4.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5与4.5两点的距离是 ;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5.比较大小:(1)-22;(2)-1.50;(3) (填“>”或“
6、写出一个分数,比小且比大,则这个分数是。
7、在中,指数是,底数是,幂是.
8、已知|a-3|+=0,则= .
9、如果(a+1)2+︱b-2︱=0,求a+(a+b)的值
10、将下面的四张扑克牌凑成24,结果是 =24.
11、若则
12、已知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的绝对值是3,则
13、李明与王伟在玩一种计算的游戏,计算的规则是,李明轮到计算,根据规则=3×1-2×5=3-10=-7,现在轮到王伟计算,请你帮忙算一算,得 .
14、观察下列数:-2,-1,2,1,-2,-1……,从左边第一个数算起,第99个数是。
1357911
二、精心选一选:(请将你的`选择答案填在括号中.)
15、下列各式的值等于5的是()
(A)|-9|+|+4|;(B)|(-9)+(+4)|;(C)|(+9)―(―4)|;(D)|-9|+|-4|.
16、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A)负数;(B)非正数;(C)非负数;(D)正数.
17、在-(-5),-(-5)2,-|-5|,(-5)3中负数有()A、0个;B、1个;C、2个;D、3个
18、在-(-2)、|-1|、-|0|,-22,(-3)2,-(-4)5中正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19、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3)=3×(-3);B.-5÷(-)=-5×(-2);C.8-(-2)=8+2;D.0÷3=0
20.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A)-32与-23;(B)(-3)2与-32;(C)-23与(-2)3;(D)(-3×2)3与-3×23.
21、下列各组的两个数中,运算后结果相等的是()
A、和B、和C、和D、和
22、若0
A.x
23、若b
A、a+b>a>a-bB、a-b>a>a+bC、a>a-b>a+bD、a-b>a+b>a
24、若a
A.B.C.D.
25、若0
A.B.C.D.
26、如果,则的结果是()
A、0B、C、D、2
27.正整数中各位数字的立方和与其本身相等的数称为自恋数.例如153,13+53+33=153,因此,153被称为自恋数,下列各数中为自恋数的是( )
①370; ②407; ③371; ④546.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8.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的面条,如下面草图所示.这样捏合到第()次后可拉出64根细面条.
(A)5; (B)6; (C)7; (D)8.
第一次捏合第二次捏合第三次捏合
29.四位同学画数轴如下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A)(B)
(C) (D)
30、一个数的平方是81,这个数是()A、9;B、-9;C、+9;D、81
3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A、0B、1C、-1D、1或-1
32.式子(-+)×4×25=(-+)×100=50-30+40中用的运算律是()
(A)乘法交换律及乘法结合律;(B)乘法交换律及分配律;
(C)加法结合律及分配律;(D)乘法结合律及分配律.
三、用心做一做:(本题6分)
33.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1.5,,0,2.5,-4.
比较大小:
34、列式计算:求绝对值大于1而不大于5的所有负整数的和
四、细心算一算:(共32分)
35.计算下列各题(第⑴、⑵题每题4分,⑶~⑹题每题5分,共28分,要求写出解题步骤)
(1)(–72)-25(2)0–(–8)(3)
(4)(–1)-(+6)-2.25+(5)-3÷(-1)×(-4)
篇8: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关于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估算
21×5≈
62×7≈
89×6≈
192×2≈
398×5≈
206×7≈
二、判断题
1.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一定有几个0 。 ( )
2.40×50的.积的末尾共有2个0 。 ( )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 )
4.因数中间有0,积中间一定有0 。 ( )
5.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1 。 ( )
三、填空题
1.用≈ 或=填空。
201×4( )800
200×4( )800
45×6( )300
2.口算40×9时想( )个十乘9,等于( )个十,也就是360。
3.口算200×6,可以先算( )乘( )得12,再在后面添上( )个0,也就是( )。
4.估算31×4,把31看做( ),结果大约是( )。
5.304与5的积,末尾有( )个0。
6.99+101+103+105+107+109+110=( )×( )=( )
7.2□×4的积是两位数,□最大是( );如果积是三位数,□最小是( )。
8.最小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
9.70个十是( )。5个十加4个十,一共是( )个十,是( )。
10.100的10倍是( )。49的8倍大约是( )。9个42的和大约是( )。3个百乘4 = ( )个百=( )。
四、竖式计算
7 0 8
× 5
2 7 5
× 4
3 0 □
× 5
□ □ 2 0
□ 2 □
× 7
□ 5 4 □
五、比较大小
36×5○150
150×3○15×30
2000○40×5
402×4○204×4
80○24×3
101×4○400
六、思考题
1.一篮鸡蛋,三个三个数余1,五个五个数余2,七个七个数余3。篮子里有多少个鸡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队列,每行、每列人数相同,明明的位置在左数第6个,右数第6个,前数第8个,后数第3个,那么这个队伍共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